当前,航运业正在积极探索实现脱碳途径. 在燃料清洁化趋势下,船舶管理系统船舶行业将开启一个由绿化引领景气周期。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上海三大船企——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沪东造船(集团)有限公司和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在今年第一季度取得了令人瞩目成绩. 交付了12艘船舶、开工了12艘船舶、同时有12艘船舶出坞. 船舶公司相关负责人在临时股东大会上表示,该公司订单排期已经延伸到2026年. 而上海船企并不是唯一取得如此发展势头企业。根据数据显示,今年4月我国出口船舶达到534艘,同比增长了44%;前四个月累计出口船舶数量达到1567艘,同比增长61.7%. 而且大部分主要船厂船位排期已经排到了2025年初. 工信部数据也证实了订单量火热现状. 一季度,我国船舶工业呈现出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稳中提质态势. 完成造船量为917万载重吨;新接订单量为1518万载重吨,同比增长53%;手持订单量为11452万载重吨,船舶管理系统同比增长15.6%. 市场和商业咨询服务机构MSI,未来,集装箱船和天然气运输船订单将出现强劲增长,对集装箱船和LNG运输船巨大需求已经激励船厂重新开放产能。面对如此火热订单情况,航运业正在积极寻找脱碳之路,在燃料清洁化趋势下,船舶行业将开启一个由绿化引领景气周期.
据造船工业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造船业完工量、在手订单量和新接订单量均位居世界第一。此外,我国造船业在国际市场上份额连续13年居全球第一. 受益于国际航运业快速发展,我国造船行业接到了来自全球大量新船订单,大型造船基地新增订单量也大幅增加. 例如,上海兴岛江南造船基地今年以来接到了大量集装箱船、气体船和汽车装船订单,共计24艘,已经超过去年全年水平。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林青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江南造船民船订单已经接到了约300亿元订单,到2026年已经全部接满,到2027年已经接到了近一半订单,甚至有些生产线订单排到了2028年。值得注意是,在订单数量不断增长同时,订单质量也在稳中有进。我国高端船型取得了新突破,截至3月底,船舶管理系统全球共交付了6艘24000TEU级集装箱船,全部由船厂建造;我国船企抓住了汽车运输船市场回暖有利时机,包揽了今年一季度全球汽车运输船建造订单. 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彭传圣表示,航运和船舶业竞争激烈,很多企业也是看到了先机和发展前景,为了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不断提高技术和质量.
综上所述,航运业正在迎来一个绿转型时代. 船舶行业将通过推进燃料清洁化、引领绿化方式开启一个景气周期. 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船企在第一季度取得了令人瞩目成绩,同时订单排期也延伸到了2026年. 我国造船业全球市场份额连续13年居首,今年接到了大量新船订单,订单质量也在稳中有进。随着集装箱船和天然气运输船订单增长,船厂纷纷重新开放产能. 船舶行业将继续寻找脱碳之路,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